陸凡立在新筑的城樓上,望著遠處連綿的田疇與炊煙,手中竹簡攤開,正是剛統(tǒng)計出的三縣戶籍清冊。自去年秋平定周邊亂匪后,他以仁政收攏流民,又趁鄰縣官府昏聵、匪患四起之機,遣部將分兵三路,三月之內(nèi)連下三縣——西接陳留的平丘,南臨潁水的陽夏,北靠黃河的濟陽,加上原本的寧陵,如今已坐擁四縣之地,成了豫州東部不可小覷的勢力。
“主公,陽夏縣的流民已安置妥當,新開墾的千畝水田趕上了春播,縣民們自發(fā)在祠堂立了您的長生牌位。”參軍許攸捧著賬冊進來,臉上帶著笑意,“濟陽那邊稍棘手些,前縣令貪墨成風,糧倉空空,屬下按您的吩咐,從寧陵調(diào)了五千石糧食過去,又斬殺了三個民憤最大的劣紳,如今也安穩(wěn)了。”
陸凡點點頭,手指在地圖上劃過四縣交界的咽喉要道:“平丘縣令是個老好人,卻少了點魄力,派張憲帶三百人去協(xié)助他,重點修繕通往陳留的棧道。另外,告訴各縣,凡新歸附的百姓,免除今年賦稅,流亡歸來的農(nóng)戶,每戶分田五畝、耕牛一頭——錢從我的私庫里出,不夠就去商賈那里暫借,記著利息要公道?!?/p>
“主公這是要……”許攸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郡守李嵩視我為眼中釘,上個月已上奏朝廷,說我‘擁兵自重,窺伺郡治’,若不早做準備,等他調(diào)齊郡兵,我們便是砧板上的魚肉。”陸凡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四縣之地,足夠養(yǎng)兵三萬,眼下要做的,就是讓百姓知道,跟著我陸凡,有飯吃、有田種,比在李嵩手下強百倍。民心定了,打起仗來,才有人肯為我們扛槍。”
正說著,門外傳來一陣喧嘩,只見幾個須發(fā)斑白的老者捧著萬民傘,身后跟著數(shù)百百姓,跪在城下高呼:“多謝陸凡大人活命之恩!我等愿為大人效死!”
陸凡走下城樓,親自將為首的老者扶起,聲音朗聲道:“鄉(xiāng)親們,我陸凡不要你們效死,只要你們好好種田、織布,教好兒女。但若是有人要毀了咱們的好日子,要搶你們的糧食和田地,我陸凡第一個不答應——你們,答應嗎?”
“不答應?。。 睌?shù)百人齊聲吶喊,聲浪直沖云霄,連遠處操練的士兵也跟著吼了起來,震得旌旗獵獵作響。
許攸站在陸凡身后,看著這軍民一心的景象,忽然明白主公的用意——所謂擴張,從來不只是土地的得失,更是民心的聚散。當這四縣之地的百姓都把陸凡當成了自家的主心骨,那位于陳留郡治的李嵩,便成了擋在他們好日子前的最后一塊絆腳石。
當晚,陸凡在軍帳中召集將領(lǐng)議事,燈火徹夜未熄。帳外,巡夜的士兵聽到帳內(nèi)傳來一句話,透過風隱約飄散開來:
“三日后,兵發(fā)陳留郡屬的考城縣,先斷李嵩的左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