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琰眉頭一皺:"進來。"管家推門而入,手中捧著一封火漆密信:"北境八百里加急,
說是北狄部落又有異動。"蕭景琰接過信件,迅速拆開閱讀,臉色逐漸凝重。信中寫道,
北狄各部近日突然集結,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們似乎得到了一位神秘軍師的指點,
戰(zhàn)術風格與以往截然不同。"...'其用兵之法,頗類中原,
疑有漢人為謀'..."蕭景琰輕聲念出關鍵一句,心中警鈴大作。
他下意識摸了摸懷中的《異聞錄》,那本書中的預言正在一一應驗。
李主事見狀,識趣地起身告辭:"王爺既有軍務,下官改日再來請教。"待李主事離開后,
蕭景琰立刻喚來心腹侍衛(wèi)東方英:"你親自去一趟北境,不要驚動任何人,
重點查探那位北狄軍師的來歷。"東方英抱拳領命:"屬下明白。
"蕭景琰又叫住他:"等等,你可知朝中哪位大人與北狄有過接觸?
"東方英思索片刻:"兵部周侍郎曾多次出使北狄,據(jù)說與幾個部落首領私交甚篤。
""周侍郎..."蕭景琰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我記得他是太子的表兄?""正是。
"蕭景琰點點頭,揮手讓東方英退下。
他走到窗前,望著庭院中盛開的梅花,思緒萬千。
河工貪污、北狄異動、太子一黨...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背后是否有著某種聯(lián)系?
他取出《異聞錄》,翻到最新出現(xiàn)文字的一頁,發(fā)現(xiàn)又多了一行字:"北狄軍師,
實為十五年前失蹤的鎮(zhèn)北將軍之子,與太子有血海深仇。"蕭景琰倒吸一口冷氣。
如果書中預言屬實,那么北狄軍師很可能是故意接近太子一黨,伺機報復。
而太子一黨貪污河工銀兩,恐怕也是為了達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與北狄暗中交易?
想到這里,他不由全身打了個寒戰(zhàn)。如果正要是這樣,也太可怕了,正當他沉思之際,
門外又傳來通報聲:"王爺,宮里來人了,皇上召您即刻入宮覲見!"蕭景琰心頭一緊。
皇帝突然召見,必與北狄軍情有關。他迅速整理衣冠,將《異聞錄》藏好,大步向外走去。
皇宮內,肅穆莊嚴。蕭景琰跟隨太監(jiān)穿過重重宮門,來到御書房外。還未進門,
就聽見里面?zhèn)鱽砑ち业臓幊陈暋?...北狄蠻子不過虛張聲勢!臣以為當嚴懲散播謠言者!
"這是太子太傅崔明遠的聲音。"崔大人此言差矣!邊境三城告急,豈能坐視不理?
"反駁的似乎是兵部尚書王子波。蕭景琰深吸一口氣,在太監(jiān)通報后踏入御書房。
房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实圩邶埌负?,
面色疲憊卻威嚴依舊:"景琰來了。北狄之事,你可有耳聞?"蕭景琰恭敬行禮:"回父皇,
兒臣剛剛收到邊關急報。""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蕭景琰余光瞥見太子站在一旁,
眼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芒。他謹慎答道:"兒臣以為,
當務之急是查明北狄此次突然集結各部的原因。據(jù)臣所知,他們得到了一位神秘軍師相助,
此人..."他故意停頓了一下,"似乎精通中原兵法。"太子聞言,臉色微變。
皇帝則瞇起眼睛:"哦?景琰從何處得知此事?""兒臣在敵營的探子近日傳來消息。
"蕭景琰巧妙地回答,同時注意到崔明遠正死死盯著他?;实鄢了计蹋?/p>
突然問道:"景琰可還記得鎮(zhèn)北將軍陸擎天?"蕭景琰心頭一震,
這與《異聞錄》中的線索不謀而合!他不動聲色地回答:"陸將軍十五年前戰(zhàn)死沙場,
其家人也被敵寇屠了滿門,令人既敬佩又惋惜。""是啊..."皇帝長嘆一聲,
"當年那一戰(zhàn),只有他年幼的孩子下落不明。朕時常在想,若那個孩子還活著,
如今也該與你年歲相仿了。"蕭景琰感到一陣寒意爬上脊背?;实圻@番話絕非偶然,
難道...就在這時,一名侍衛(wèi)匆忙闖入:"陛下!緊急軍情!北狄大軍已攻破青峪關!
"御書房內頓時一片嘩然?;实叟陌付穑?什么?青峪關守軍呢?
""守將...守將不戰(zhàn)而降,開關獻城!"蕭景琰注意到,聽到這個消息,
太子的表情不是震驚,而是一種詭異的...了然?他心中警鈴大作,
一個可怕的猜想逐漸成形:太子一黨莫非真與北狄有勾結?皇帝震怒之下,
立即下令調兵遣將。當眾臣領命退下時,太子突然走到蕭景琰身邊,
低聲道:"皇弟近日對河工賬目很感興趣?。?蕭景琰心中一凜,
面上卻不動聲色:"職責所在,不敢懈怠。"太子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有些事,
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实?..好自為之。"說完,揚長而去。蕭景琰望著太子的背影,
眼神漸冷。他摸了摸懷中的《異聞錄》,知道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而他,
這個來自現(xiàn)代的穿越者,已經(jīng)不知不覺卷入了一個關乎王朝命運的旋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