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了李鐵匠的名頭,反倒更囂張!" 王二柱將碗重重摜在桌上,碗底磕出個豁口,"說 ' 便是李鐵匠親臨,也得按新規(guī)辦 '!還怪咱們搶了生意 —— 前些日子,農(nóng)具販子都改從咱們這買成品,不再找他買鐵錠了。" 他抹了把臉,袖口蹭過嘴角時帶出粗糲的繭子,"林兄弟,張老板放話,三日后若不按新價結(jié)賬,連半塊鐵渣都拿不到!"
林默摩挲著鐵砧凹陷處,那是千百次鍛打留下的歲月痕跡。鐵料關(guān)乎鐵匠鋪命脈,王記漲價意味著成本激增,若轉(zhuǎn)嫁農(nóng)戶恐失客源,維持原價則利潤微薄。現(xiàn)代供應(yīng)鏈管理知識突然涌入腦海:單一供應(yīng)商暗藏危機,必須開辟新渠道!可大唐冶鐵工坊本就稀缺,方圓數(shù)十里內(nèi)再無他選。他的目光掃過墻角堆著的殘次品農(nóng)具,突然想起典籍中記載的 "收舊立新" 之法。
"要不試試回收廢鐵?" 王二柱突然提議,壓低聲音道,"城西亂葬崗附近,聽說散落著不少鐵鍋、鐵釘,熔了興許能用。" 林默眸光驟亮,這在現(xiàn)代工業(yè)司空見慣的操作,卻因古人忌諱 "不潔" 而無人問津。"此計大妙!" 他抄起拐杖,杖頭的銅箍在地上敲出清脆聲響,"即刻動身,順便探查有無可用鐵器。"
亂葬崗荒草沒膝,腐葉在腳下發(fā)出令人牙酸的碎裂聲。王二柱瑟縮著裹緊衣襟:"林兄弟,這地方陰氣太重,您在路口等候,我去撿拾便是。" 林默卻彎腰撥開蒿草,腐殖土的腥氣撲面而來。銹跡斑斑的鐵鍋露出半截,鍋底焦痕訴說著往昔歲月。"熟鐵材質(zhì),熔后足以打造農(nóng)具。" 他用扁擔撬動鐵鍋,掂量間估算出重量,"至少三斤。" 話音未落,遠處傳來枯枝斷裂聲。
日至中天,兩人滿載而歸。布袋里除了破鐵鍋、斷鐵釘,還有半截銹蝕的馬掌。林默的拐杖突然觸到硬物,刨開浮土,竟是半截斷裂的鐵鑿。"這是灌鋼鑿!" 沙啞嗓音驚得二人猛然回頭,只見灰布短打的中年漢子背著工具箱立在荒草間,左眼下方的刀疤隨著說話微微顫動。他手中把玩著塊廢鐵,指節(jié)因常年握錘而變形,"此鑿采用灌鋼法鍛造,刃口嵌鋼,硬度是普通鐵鑿三倍有余,可惜斷了柄,無人愿修。"
得知對方是被王記鐵鋪辭退的工匠秦六,林默心頭一動,正欲開口,秦六卻先拋出質(zhì)疑:"你當真要用熟鐵制農(nóng)具?其熔點低易氧化,成品必然脆裂。" 他從工具箱掏出火折子,點燃枯草堆里的碎鐵片,火苗舔舐間,鐵片迅速泛出暗紅,"瞧見沒?這般純度的熟鐵,三錘必斷。"
"熔鐵時添加木炭粉隔絕空氣,再以分層鍛打之法去除雜質(zhì)。" 林默將鐵鑿遞還,目光誠懇,"秦師傅若肯屈就,愿以高于王記兩成的工錢相待,三餐管飽,另有分紅。" 他從懷中掏出前日打造的鐵釘,在陽光下泛著冷光,"您看這淬火工藝,若能得您指點,定能更上一層樓。"
秦六盯著那把鐵鑿,又望向他們身后的廢鐵堆,突然俯身取出工具箱內(nèi)的小銼刀:"且試上一試!若此法可行,我便留下!" 他解下腰間酒葫蘆猛灌一口,酒液順著嘴角滴在補丁摞補丁的衣襟上,"丑話說在前頭,若煉不出好鐵,我扭頭就走!"
回到鐵匠鋪,秦六立即展露精湛技藝。他把控熔鐵火候,指導王二柱拉風箱時 "風要勻,忌急猛";林默則將紅熱鐵塊反復捶打,每一擊都濺起星屑,隨著水汽蒸騰,鐵塊愈發(fā)瑩潤。當秦六施展 "雙液淬火",將燒至白亮的鐮刀刃口先空冷后水冷時,林默終于明白他被辭退的緣由 —— 這般耗時耗力卻能大幅提升品質(zhì)的工藝,與王記鐵鋪的逐利之道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