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把古鎮(zhèn)帶回的香囊掛在書桌旁,阮清禾就聽見窗外傳來 “沙沙” 的聲響 —— 是梧桐葉被晚風拂動的聲音。她換了雙米白色帆布鞋,抓起帆布包(里面還裝著古鎮(zhèn)買的舊書和沒寫完的筆記本),輕輕帶上門。秋日的傍晚,夕陽把老街的屋頂染成淺橘色,風里裹著桂花的甜香,比古鎮(zhèn)的水汽多了幾分熟悉的暖意。
她沿著石板路慢慢走,腳邊不時有金黃的梧桐葉落下,踩上去發(fā)出 “咯吱” 的輕響,像踩碎了一捧陽光。路過 “老時光古著店” 時,陳奶奶正坐在門口收衣服,見她過來,笑著揚了揚手里的針織帽:“清禾回來啦?古鎮(zhèn)好玩不?這帽子是新織的,你戴著肯定好看。” 阮清禾走過去幫奶奶疊衣服,指尖觸到柔軟的毛線,想起古鎮(zhèn)茶館里的碧螺春 —— 都是讓人安心的暖?!跋麓螏垂沛?zhèn)的照片?!?她笑著說,陳奶奶往她手里塞了顆橘子糖,和古鎮(zhèn)老爺爺給的薄荷糖一樣,裹著老式糖紙。
往前走兩步,烤紅薯的甜香就飄了過來。巷口的張大爺推著鐵皮爐子,爐口冒著淡淡的白煙,紅薯在里面 “滋滋” 地透著甜?!肮媚飫偮糜位貋恚俊?張大爺掀開爐蓋,金黃的紅薯露出來,熱氣裹著甜香撲在臉上,“給你留了個紅心的,剛烤好,暖手?!?阮清禾接過用牛皮紙包著的紅薯,指尖立刻傳來溫熱,她掰了一小塊放進嘴里,綿密的薯肉混著焦香,甜得能暖到心口 —— 比古鎮(zhèn)的桂花糕多了幾分煙火氣。
走到老街中段的小廣場時,幾個小朋友正蹲在梧桐樹下?lián)煦y杏葉,扎羊角辮的小女孩看見她手里的紅薯,睜著圓眼睛問:“姐姐,紅薯甜嗎?” 阮清禾笑著遞過去一小塊,小女孩咬了一口,連忙把手里的銀杏葉塞給她:“這個給你,像小扇子!” 葉子邊緣泛著淺黃,葉脈清晰得能看見紋路,她小心地夾進古鎮(zhèn)買的《江南古鎮(zhèn)志》里,書頁瞬間多了幾分秋日的鮮活。
晚風漸漸涼了,她把帆布包里媽媽織的淺灰圍巾拿出來,輕輕圍在脖子上。剛系好結,就聽見身后有人喊她:“清禾姐!” 是面包店的小林,手里舉著個剛出爐的全麥面包,“剛烤的,你旅游回來肯定沒來得及買早飯?!?阮清禾接過面包,包裝袋上還印著 “小麥田” 的小 logo,溫熱的觸感透過袋子傳過來,像握著一團小小的暖?!爸x啦小林,下次給你講古鎮(zhèn)的評彈?!?她笑著說,小林擺擺手跑回店里,玻璃門上的風鈴叮當?shù)仨憽?/p>
她沿著河邊繼續(xù)走,河水泛著夕陽的余暉,偶爾有晚歸的蜻蜓掠過水面,點起一圈圈淺紋。想起小時候,媽媽總牽著她的手在河邊散步,也是這樣的秋日傍晚,媽媽會撿一片梧桐葉,教她夾在課本里做書簽。如今媽媽在外地,但每次散步路過這里,她總覺得媽媽的溫度還留在指尖 —— 就像古鎮(zhèn)觀景臺的夕陽,和老街河邊的晚霞,其實都藏著一樣的暖。
天色慢慢暗下來時,她走到了老街的盡頭。手里的紅薯已經(jīng)吃完,只剩下溫熱的牛皮紙;全麥面包被小心地放進帆布包;銀杏葉夾在舊書里,透著淡淡的葉香。她掏出燙金筆記本,借著路燈的暖光寫下:“老街的散步,是陳奶奶的橘子糖,張大爺?shù)目炯t薯,還有小朋友的銀杏葉 —— 原來最珍貴的美好,從來都在離家最近的地方?!?/p>
往回走時,路燈已經(jīng)亮了,昏黃的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梧桐葉落在她的帆布鞋邊,桂花的甜香還在風里飄著,帆布包里的舊書和面包透著淡淡的暖意。她忽然覺得,散步從不是簡單的 “走路”,而是和老街的溫柔約會 —— 那些熟悉的笑臉,溫熱的食物,還有藏在風里的回憶,都像一顆顆小太陽,把秋日的傍晚,烘得軟乎乎的暖。快到家門口時,她摸了摸包里的銀杏葉,想著明天要把它和古鎮(zhèn)的書簽放在一起,就像把老街的暖,和古鎮(zhèn)的甜,都妥帖地收進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