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我們沒有寫完的故事,讓我生命里最不舍的那一頁藏得總是最深.‖
(出梅) 朝鮮。金日成逝世
夏,終于掙脫了梅雨季的纏綿與黏膩。晨光,像一匹新濯的素練,帶著出梅后特有的清朗與澄澈,透過昨夜被雨水洗得分外明凈的窗欞,慷慨地鋪灑進來。空氣里彌漫著泥土、青草和一種難以言喻的、屬于盛夏清晨的潔凈氣息,帶著一絲微涼的甜意。案頭那盆茉莉,仿佛也感知了這光明的恩寵,昨夜還含苞的骨朵兒,此刻已悄然綻放,吐納著幽微卻執(zhí)著的芬芳。
我正浸淫在這份由天光與花香共同釀造的寧謐里,身心都像被這溫煦熨帖著,有一種近乎慵懶的滿足。昨夜的喧囂——朋友的生日宴,那滿室的燭光、笑語、杯盞輕碰的叮當(dāng),以及蛋糕上那一點搖曳的、象征年歲更迭的燭火——都仿佛被這晨光溫柔地撫平,沉淀為心底一抹溫暖的底色。生命在此刻,呈現(xiàn)出它最本真的樣貌:平靜,安穩(wěn),帶著希望萌發(fā)的暖意。
就在這光影交織、萬物初醒的靜謐時分,電話鈴聲響了。那鈴聲,平日里并不覺得刺耳,此刻卻像一枚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瞬間劃破了晨光織就的薄紗,驚起一圈圈不安的漣漪。
是你接的電話。我并未刻意去聽,也聽不清話筒那端具體在訴說著什么。只是,當(dāng)你的背影在明亮的晨光中微微一僵,那握著聽筒的手指不自覺地收緊,指節(jié)泛出些微的白,一種無聲的、沉重的氣息便如同初秋的薄霧,悄然彌漫開來,瞬間籠罩了方才還暖意融融的室內(nèi)??諝饫锏能岳蛳?,似乎也凝滯了。
無需言語,一種源自生命深處的直覺告訴我:有事情發(fā)生了。一件足以讓這明媚晨光驟然失色的、關(guān)于消逝與訣別的事情。
思緒不由自主地被拉回到昨晚的尾聲。宴席散后,夜已深,空氣中還浮動著宴會的微醺與暖意。你提議:“去看看王三的父親吧?聽說老人家近來身體欠安?!庇谑?,我們便踏著尚未完全散盡的暑氣,走向城東王三那幢熟悉的小院。
夜色中的院落,比白日顯得沉靜許多。燈光從窗戶透出,帶著一種家特有的、昏黃的暖意。王三的母親,那位總是帶著溫和笑容的婦人,迎了出來。她的面容上確有憂色,那是歲月與操勞共同刻下的痕跡,但眼神里卻閃爍著一種近乎堅韌的平靜。談及老伴的病情,她語氣溫和卻篤定:“勞你們掛心了,老毛病了,人年紀大了,免不了有些小病小痛。醫(yī)生說,靜養(yǎng)些時日便好,并無大礙?!彼踔琳泻粑覀冏潞炔?,言語間流露著對老伴康復(fù)的樸素信心,仿佛那不過是人生長河中一次尋常的擱淺。
王三的父親倚靠在床頭,精神確乎有些萎頓,臉色在燈光下顯得有些灰黃。然而,當(dāng)我們問候他時,他仍努力地抬了抬手,渾濁的眼珠動了動,嘴角似乎想扯出一個笑容回應(yīng)。那微弱的氣息,那努力表達的善意,分明還在昭示著生命之火未曾熄滅。誰能想到,僅僅一夜之隔,那盞在風(fēng)中明明滅滅的燈,竟就此油盡燈枯?那聲微弱的回應(yīng),竟成了留在這世上的最后一絲回響?
生命啊!這連我們自身都無法窮盡其奧秘的謎題。它堅韌起來,可以穿透巖石,跨越千山萬水;它脆弱起來,卻又如同朝露,經(jīng)不起晨曦的輕輕一吻。我們自以為掌握著它的脈搏,度量著它的長度,卻常常在最不經(jīng)意的轉(zhuǎn)角,被它猝不及防的轉(zhuǎn)折擊中,措手不及。昨夜的探視,那燈光下的慰藉,那“并無大礙”的寬心之語,此刻回想起來,竟像一幕蒙著輕紗的預(yù)演,透著一種令人心悸的無常感。生與死的界限,有時竟薄如蟬翼,無聲無息間便被命運的手指悄然洞穿。
也許,正因為深知這“極限”的存在,這“無法抗拒”的終局,生命在行進途中迸發(fā)出的那些歡歌笑語、那些溫暖的相聚,才顯得格外珍貴,格外動人心魄。
昨夜生日宴上的場景,此刻清晰地浮現(xiàn)在眼前。燭光映照著一張張熟悉的臉龐,笑聲像清泉般在室內(nèi)流淌,杯盞交錯間是友情的醇厚。我們談?wù)撝鼪r,回憶著過往,暢想著未來。那一刻,所有的煩惱似乎都被暫時驅(qū)散,只有一種純粹的、因彼此存在而產(chǎn)生的喜悅在空氣中蒸騰、彌漫。為什么朋友相聚時,總有說不完的話,總有那么多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笑?也許,正是因為我們內(nèi)心深處都隱約明白:這歡聚,如同指間流沙,如同春日繁花,美好卻短暫。正是這份對“有限”的潛意識認知,才使得每一次相聚的“當(dāng)下”都顯得如此飽滿、如此真實、如此令人沉醉。我們縱情歡笑,放聲高歌,仿佛是在用這生命的火焰,去奮力照亮那必然降臨的、深邃的夜空。在這樣真切的歡笑與共鳴中,我們才能無比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還存在著!還呼吸著這天地間的空氣!血液還在脈管中奔流!心還在有力地跳動!我們正以最鮮活的姿態(tài),參與著這浩渺宇宙間屬于我們的、獨一無二的生命進程。
這“有限”,是生命悲涼的底色,卻也恰恰是生命璀璨的緣由。它賦予每一次日出以期待,每一次花開以驚艷,每一次重逢以狂喜。試想,若生命無限延綿,沒有盡頭,那當(dāng)下的歡愉是否會被稀釋?那每一次的相聚是否還會如此令人珍惜?那“年輕時的種種”,是否還能在歲月的長河中沉淀為“帶著謎題般的光采”的回憶?
當(dāng)我們年老,坐在夕陽的余暉里,回望過往的歲月長河。那些青春的莽撞與激情,那些奮斗的熱血與汗水,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戀與失落,那些摯友間的傾心交談與放浪形骸……所有這一切,在時間的濾鏡下,都蒙上了一層柔和而神秘的光暈。它們不再僅僅是具體的事件,而升華為一種象征,一種關(guān)于生命力、關(guān)于可能性、關(guān)于存在本身的謎題。它們閃耀著,如同河床上被歲月沖刷得溫潤的卵石,散發(fā)著獨特而永恒的光澤。那光澤,正是生命在有限性中奮力燃燒所迸發(fā)出的、無法被磨滅的華彩。
那么,面對生命的消逝,我們能說些什么呢?
我們能說生命不好嗎?能說生命不美嗎?不,恰恰相反。正因為生命本身蘊藏著太多無以倫比的甜蜜與美麗——春日枝頭初綻的嫩芽,秋夜澄澈如水的月色,母親溫柔慈愛的眼神,愛人掌心傳遞的暖意,孩子無邪純真的笑臉,朋友肝膽相照的情誼,思想碰撞的火花,藝術(shù)帶來的靈魂震顫,奮斗后成功的甘醇……正是這林林總總的“好”與“美”,才構(gòu)成了我們眷戀這人世的全部理由。
然而,也正因為這份眷戀是如此之深,如此之切,當(dāng)它被硬生生剝離,當(dāng)那些曾經(jīng)鮮活的存在驟然化為虛無,那份隨之而來的憂傷才如此錐心刺骨,那止不住的淚水才如此苦澀沉重。這憂傷,這淚水,并非對生命的否定,反而是對生命價值的最高肯定與最深沉的禮贊!它們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nèi)心深處對美好、對存在、對聯(lián)結(jié)最真摯的熱愛與不舍。失去的痛苦有多深,恰恰證明曾擁有的美好有多真,我們投入的情感有多深。這憂傷,是甜蜜背面那無法分割的陰影,是完整生命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
電話那端,王三的聲音想必早已哽咽沙啞,巨大的悲痛如潮水般沖擊著他。這通電話本身,就是他在無邊的哀傷中,尋求一點理解和支撐的微弱呼救。我能想象他此刻的茫然無措,那突然被抽空的、天塌地陷的感覺。所有的言語,在如此沉重的時刻,都顯得蒼白無力。
于是,我輕輕地、近乎耳語般地對著話筒說了一句:“節(jié)哀。” 這兩個字,輕飄飄的,承載不了萬分之一的悲痛,卻是我此刻唯一能傳遞的、帶著體溫的慰藉。它包含著對逝者的尊重,對生者的同情,以及對生命無常的無奈嘆息。它像一片小小的羽毛,試圖去安撫一座崩塌的山巒。我知道這遠遠不夠,但除此之外,又能說些什么呢?任何勸解都顯得不合時宜,任何大道理在此時都顯得冰冷。
電話掛斷了。房間里恢復(fù)了表面的寂靜,但方才那沉重的一瞬,已如墨滴入水,在心底無聲地暈染開來,徹底改變了這清晨的底色。窗外的陽光依舊明媚,甚至更加熱烈,將樹影清晰地投射在地板上,隨著微風(fēng)輕輕晃動。茉莉的香氣,固執(zhí)地鉆入鼻息。世界,依然按照它既定的軌道運行著,不會因為一個人的離去而停滯分毫。
這強烈的反差,更凸顯了生命的無常與個體在宇宙中的微渺。然而,正是在這巨大的、令人敬畏的無常面前,一種近乎悲壯的清醒反而油然而生。
既然生命的“極限”無法抗拒,既然悲歡離合是永恒的命題,那么,在這有限的、充滿不確定性的旅程中,唯一能由我們把握的,就是當(dāng)下——眼前這一刻的陽光,這一縷花香,這一聲鳥鳴,這一個在身邊默默陪伴的人,這一份尚未被驚擾的平靜與溫暖。
“讓我珍惜起眼前我們能把握的這一切甜蜜和美麗吧!” 這句話,不再是空洞的感慨,而是經(jīng)歷了瞬間生死震撼后,從心底深處涌出的、最真實也最迫切的生命宣言。它是對無常最有力的回應(yīng),是對逝者最深沉的告慰,更是對自己、對所愛之人最莊重的承諾。
珍惜此刻窗外這片無私照耀的陽光,珍惜空氣中這縷不肯散去的茉莉香,珍惜案頭這杯溫?zé)岬那宀?,珍惜昨夜朋友相聚時那份純粹的快樂,珍惜愛人此刻可能因悲傷而微微蹙起的眉頭,珍惜每一次健康的呼吸,珍惜每一個平凡無奇卻安穩(wěn)的日子……將所有的感官打開,去感受、去擁抱、去銘刻生活中每一處細微的美好與善意。因為這一切,看似唾手可得,實則如朝露般易逝。唯有用心去珍惜,去體驗,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聯(lián)結(jié)與溫暖,才能在這有限的生命畫布上,涂抹出盡可能多的亮色,才能讓生命在必然的終點前,擁有足夠的厚度與溫度,來抵御那最終的虛無。
我放下聽筒,走到窗前,望向那被陽光鍍上金邊的世界。樹葉在光中近乎透明,脈絡(luò)清晰可見,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遠處傳來孩子們隱約的嬉鬧聲。生命,以它最蓬勃的姿態(tài),在死亡投下的陰影旁,依然倔強地、熱烈地綻放著。
轉(zhuǎn)過身,目光落在你身上。你仍坐在那里,微微低著頭,側(cè)影在光線下顯得有些模糊,還沉浸在方才那通電話帶來的震動與哀思中。我能感受到那份沉默的重量。
親愛的。
(這一聲呼喚,包含著千言萬語:有你陪伴的慶幸,有對無常的共感,有想要分擔(dān)你此刻心緒的愿望,更有一種劫后余生般、想要緊緊抓住眼前這份溫存的沖動。在生死的宏大命題前,個體間的愛,成了最堅實、也最溫暖的依靠和意義所在。)
我輕輕走過去,沒有言語,只是將手覆在你放在膝頭的手背上。那指尖微涼。我希望能傳遞一點點我的溫度,一點點我的存在感。陽光也移了過來,將我們交疊的手籠罩在一片暖意里。窗外,夏蟬不知何時開始鳴唱,一聲接一聲,悠長而執(zhí)著,仿佛在用盡全力,歌頌著這短暫而熾熱的盛夏光年。
晨光依舊明亮,茉莉依舊芬芳。世界在失去的同時,也在恒常地孕育與生長。而我們,唯有更緊地握住彼此的手,更用心地呼吸這帶著花香的空氣,更虔誠地珍視眼前這觸手可及的、帶著體溫的“甜蜜與美麗”,才能不負這僅有一次的、充滿謎題與光采的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