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密詔初現(xiàn)大秦帝國,廣袤疆土在烈日下閃耀著金色光芒,
那是始皇帝嬴政鐵腕統(tǒng)治下的赫赫威嚴。此時,嬴政正巡游天下,龐大的車隊揚起一路塵土。
嬴政坐在華麗的車輦之中,望著窗外飛逝的景色,心中忽覺一陣倦怠。自登基以來,
他日夜操勞,統(tǒng)一六國,推行新政,雖成就斐然,卻也深感疲憊。
嬴政的目光落在車輦內(nèi)的一幅大秦地圖上,山川河岳皆在其掌握之中,可這萬里江山的未來,
卻讓他心生憂慮。他想到了公子扶蘇,扶蘇生性仁厚,素有賢名,對治國理政也頗有見解。
嬴政萌生了考驗公子扶蘇監(jiān)國能力之意,他覺得,若扶蘇能在這復雜的朝堂局勢中應對自如,
將來定能擔起大秦的江山社稷。于是,嬴政悄然隱于幕后,喚來趙高,目光如炬地盯著他,
低聲吩咐道:“你持朕的旨意,假傳詔書,就說扶蘇監(jiān)國期間多有疏失,
即刻罷免其監(jiān)國之權,改由公子胡亥監(jiān)攝國政。此事關系重大,務必辦妥。”趙高心中一驚,
但臉上旋即堆滿諂媚的笑容,恭敬應道:“陛下放心,老奴定不辱使命?!贝藭r,
扶蘇正在書房內(nèi),全神貫注地審閱各地奏疏。書房內(nèi)靜謐無聲,唯有竹簡翻動的沙沙聲。
扶蘇時而皺眉,時而沉思,為大秦百姓的生計和帝國的發(fā)展憂心忡忡。忽然,
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傳詔太監(jiān)高聲宣旨:“公子扶蘇接旨!
”扶蘇趕忙起身,整理衣冠,跪地接旨。當他聽聞詔書內(nèi)容,面色瞬間凝重起來。
身旁的幕僚也一臉震驚,待傳詔太監(jiān)離去后,幕僚忍不住勸道:“公子,此詔恐有蹊蹺,
陛下向來器重公子,怎會無端降罪?其中說不定有詐?!狈鎏K長嘆一聲,緩緩起身,
望向窗外的天空,說道:“君父之命,豈敢不從。只是,當下大秦內(nèi)外諸多事宜,交接之際,
恐生變故。我大秦剛剛統(tǒng)一六國,根基未穩(wěn),若因這權力交接引發(fā)動蕩,
百姓又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啊。”與此同時,趙高懷揣著嬴政交付的隱秘使命,
邁著細碎的步伐,臉上帶著一絲得意的笑容,來到了丞相李斯的府邸。
李斯正在書房內(nèi)處理政務,聽聞趙高求見,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趙高見到李斯,
陰惻惻笑道:“丞相大人,陛下此舉,意在讓你我與扶蘇周旋,莫讓他因失權而生反心。
您想啊,扶蘇若登大寶,恐丞相之位不保啊。”李斯眉頭緊皺,
手中的毛筆不自覺地停頓下來。他輔佐嬴政多年,歷經(jīng)無數(shù)風雨,深知大秦根基未穩(wěn),
若因皇位更迭引發(fā)內(nèi)亂,后果不堪設想。然而,自身權位亦不可輕棄,
畢竟多年來在朝堂上的苦心經(jīng)營,豈能輕易付諸東流。李斯陷入了沉思,權衡著利弊。許久,
他緩緩說道:“此事非同小可,容老夫再斟酌斟酌?!壁w高見狀,心中暗喜,
又添了幾句煽風點火的話,才告辭離去。2 胡亥監(jiān)國在咸陽宮的一處偏殿內(nèi),
公子胡亥正與一群寵臣嬉戲玩樂,殿內(nèi)歡聲笑語不斷,絲竹之聲不絕于耳。突然,
一位太監(jiān)匆匆跑進來,高聲喊道:“公子,大喜啊,陛下有旨!”胡亥一聽,
趕忙停下手中的玩鬧,整理衣衫,跪地接旨。當聽到自己被任命為監(jiān)國,胡亥欣喜若狂,
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興奮。他本就對皇位覬覦已久,如今監(jiān)國之權在手,
自覺離皇位僅一步之遙。胡亥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來,對身旁的寵臣們說道:“今日起,
本公子便是監(jiān)國之人,你們?nèi)蘸蠖忌俨涣藰s華富貴!”眾寵臣紛紛跪地,高呼:“恭喜公子,
賀喜公子!”然而,胡亥生性貪玩,并無治國之才。自監(jiān)國以來,
他每日只知與身邊寵臣飲酒作樂,將朝政大事拋諸腦后。朝堂之上,
大臣們呈上的奏書堆積如山,卻無人問津。胡亥不是在后宮與美人嬉戲,
就是在園林中打獵游玩,對大秦的內(nèi)外局勢渾然不知。扶蘇雖被罷權,卻心系大秦百姓。
他并未心生怨懟,而是暗中觀察局勢,期待能在適當之時,為大秦出一份力。一日,
扶蘇身著便服,帶著幾名親信,微服出訪咸陽城。咸陽城內(nèi),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但仔細觀察,卻能發(fā)現(xiàn)百姓們臉上透著疲憊與無奈。扶蘇走進一家小酒館,
聽到周圍百姓紛紛抱怨賦稅繁重,生活苦不堪言。一位老者搖頭嘆息道:“如今這賦稅,
壓得咱們喘不過氣來,家里的糧食交完稅所剩無幾,這日子可怎么過啊。
”扶蘇心中憂慮更甚,他思忖著,即便無監(jiān)國之權,也該想辦法為民眾謀福祉?;氐礁『?,
扶蘇連夜寫了一份減輕賦稅的奏疏,希望能通過其他大臣轉(zhuǎn)呈給胡亥,可他不知道,
這份奏疏最終能否到達胡亥手中。趙高見胡亥如此昏庸,心中暗喜,又覺有機可乘。
他一面在胡亥面前諂媚逢迎,極盡討好之能事,
哄得胡亥對他言聽計從;一面暗自聯(lián)絡朝中黨羽,結黨營私。趙高深知,
胡亥的昏庸是他掌控局勢的絕佳機會,只要胡亥繼續(xù)這樣下去,
他就能逐漸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待時機成熟,便將胡亥玩弄于股掌之間,
成為大秦實際上的統(tǒng)治者。3 陰謀暗涌李斯雖表面上與趙高合作,
但內(nèi)心對趙高的野心有所提防。他在朝堂多年,深知趙高為人陰險狡詐,絕非善類。
若任其坐大,自己必將受制。于是,李斯暗中布局,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威望和人脈,
拉攏一些忠于大秦的朝臣,欲制衡趙高。
李斯先是找到幾位與自己交情深厚且正直忠誠的大臣,在密室中與他們商議對策。
李斯神情嚴肅地說道:“趙高野心勃勃,意圖篡奪大權,若不加以遏制,大秦危矣。
我等身為大秦臣子,當為陛下分憂,為大秦江山著想?!睅孜淮蟪技娂婞c頭稱是,
他們深知趙高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嚴重威脅到大秦的穩(wěn)定,愿意聽從李斯的安排,共同對抗趙高。
然而,趙高何等精明,很快就察覺了李斯的舉動。他心中暗恨,決定先下手為強。
趙高經(jīng)過一番謀劃,偽造了一份詔書,稱胡亥遭扶蘇黨羽威脅,需即刻轉(zhuǎn)移至安全之地。
胡亥本就昏庸,又對趙高深信不疑,在趙高的哄騙下,乖乖隨其離開咸陽宮。
趙高將胡亥幽禁于一處隱秘宮殿,對外宣稱胡亥為專心處理政務,暫不見客。
這處宮殿戒備森嚴,四周布滿了趙高的心腹,胡亥猶如籠中之鳥,失去了自由。而朝堂之上,
大臣們對胡亥的突然失蹤議論紛紛,但迫于趙高的淫威,無人敢多言。扶蘇聽聞胡亥失蹤,
頓感大事不妙。他深知此事背后必有陰謀,以胡亥的性格,不可能突然如此專心于政務。
扶蘇決定不顧禁令,入宮面見胡亥,以查探真相。當他來到宮門口時,
卻被趙高安排的侍衛(wèi)阻攔。侍衛(wèi)們手持長槍,一臉冷漠地說道:“公子,陛下有令,
任何人不得入宮打擾?!狈鎏K焦急地說道:“本公子有要事面見陛下,你們速速放行!
”然而,侍衛(wèi)們不為所動,依舊堅守崗位。扶蘇在宮門口苦求無果,心中愈發(fā)擔憂。
4 真相漸明扶蘇在宮外苦求無果,心中焦急萬分。他在回宮的路上,眉頭緊鎖,
苦苦思索著應對之策。就在這時,一位忠心老臣悄悄攔住了他的去路。老臣左右張望,
確認無人后,低聲對扶蘇說道:“公子,此事恐怕與趙高有關。老臣近日聽聞一些風聲,
趙高偽造詔書,將陛下幽禁起來,意圖謀權篡位。公子千萬要小心啊?!狈鎏K心中一驚,
他意識到,若不盡快揭露趙高,大秦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他感激地看著老臣,
說道:“多謝老大人告知,本公子定不會讓趙高的陰謀得逞?!迸c此同時,
李斯也在暗中調(diào)查胡亥失蹤之事。他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四處打探消息。
隨著線索逐漸明晰,他驚覺自己已被趙高拖入一場巨大的陰謀之中。趙高不僅偽造詔書,
幽禁胡亥,還妄圖將所有反對他的人一網(wǎng)打盡。李斯深知,此時若不與扶蘇合作,
自己也將性命不保,更別說維護大秦的江山社稷了。于是,李斯秘密派人聯(lián)系扶蘇,
約他見面。兩人在一處偏僻的庭院中秘密會面,四周布滿了侍衛(wèi),以防有人偷聽。
扶蘇見到李斯,言辭懇切地說道:“丞相,如今大秦危在旦夕,趙高禍亂朝綱,
我等當摒棄前嫌,共誅此賊。大秦江山不能毀于趙高之手啊?!崩钏裹c頭稱是,
神情凝重地說道:“公子所言極是,老臣愿全力輔佐公子,還大秦朗朗乾坤。只是,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趙高黨羽眾多,我們必須謹慎行事。”兩人商議良久,
制定了詳細的計劃。他們決定先暗中集結忠于大秦的軍隊,再聯(lián)絡朝中支持他們的大臣,
待時機成熟,便向趙高發(fā)起反擊。5 風云逆轉(zhuǎn)在扶蘇與李斯的精心策劃下,
他們暗中集結忠于大秦的軍隊。扶蘇利用自己在軍中的威望,秘密召集了幾位心腹將領,
向他們說明了當前的局勢和計劃。將領們紛紛表示愿意追隨扶蘇,為大秦鏟除奸佞。
李斯則在朝中聯(lián)絡那些對趙高不滿的大臣,讓他們在關鍵時刻響應扶蘇的行動。
趙高得知扶蘇和李斯正在集結力量準備反擊,心中雖有些慌亂,但仍妄圖負隅頑抗。
他一面加強自己的防御,召集黨羽商議對策;一面試圖分化扶蘇和李斯的聯(lián)盟。然而,
趙高的黨羽們見大勢已去,開始人心惶惶,不少人暗中尋找退路,不再愿意為趙高賣命。
決戰(zhàn)之日終于來臨,扶蘇身先士卒,率領軍隊氣勢洶洶地攻入趙高囚禁胡亥之地。
趙高的守衛(wèi)們雖奮力抵抗,但在扶蘇軍隊的猛烈攻擊下,很快便土崩瓦解。趙高見大勢已去,
企圖自盡,卻被扶蘇眼疾手快,一箭射中手腕,手中的匕首掉落地上。扶蘇的士兵一擁而上,
將趙高生擒。胡亥重獲自由,看著眼前狼狽不堪的趙高,又看看英勇的扶蘇,心中懊悔不已。
他深知自己之前的昏聵險些誤了大秦江山,若無扶蘇與李斯,大秦必亡于趙高之手。
胡亥對扶蘇說道:“皇兄,朕之前糊涂,險些釀成大禍。多虧皇兄和丞相,
救大秦于水火之中。”經(jīng)此一役,大秦朝堂煥然一新。扶蘇因護國之功,
重新得到始皇帝嬴政的認可與重用。嬴政結束隱匿,重新掌控朝政,
他對朝堂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頓,將趙高的余黨全部清除,嘉獎了扶蘇、李斯等有功之臣。
大秦在經(jīng)歷這場風雨后,再度走上正軌,繼續(xù)譜寫著屬于它的輝煌篇章,
百姓們也期盼著在新的秩序下,能過上更加安定的生活。
6 新政初行嬴政重新掌控朝政之后,敏銳地察覺到,大秦帝國雖歷經(jīng)風雨洗禮,
卻如一座剛剛竣工卻根基尚淺的巍峨巨廈,亟待一場全面而深刻的革新,
方能鞏固其千秋萬代之基業(yè)。公子扶蘇憑借之前護國的卓越功勛,深得嬴政的賞識與信任,
被委以重任,協(xié)助推行這場意義非凡的新政。扶蘇自幼心懷蒼生,
對民間疾苦有著深切的體會。他深知百姓在長久的戰(zhàn)亂與繁重的賦稅徭役之下,
生活已然困苦不堪。于是,他懷著滿腔的赤誠之心,向嬴政諫言,首推輕徭薄賦之策。
扶蘇言辭懇切,聲情并茂地闡述著此策對于民生的重要意義,嬴政聽后,陷入了良久的思索。
嬴政心中明白,大秦初定,百姓亟需休養(yǎng)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