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除夕。
山村仿佛一鍋徐徐加熱、最終達到沸點的溫水,徹底歡騰了起來。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混合著食物香氣、松柏清氣、和人間煙火氣的特殊味道,吸一口,便從鼻子一路暖到了心里。
天色未亮,村子里便已人聲鼎沸。
家家戶戶屋頂?shù)臒焽枥锩俺龅牟辉偈瞧饺盏募毴醮稛煟谴謮?、筆直、充滿力量的白色煙柱,爭先恐后地涌向湛藍的天空,仿佛在向天地昭告著豐足與喜悅。
女人們在灶房里穿梭忙碌,蒸籠摞得老高,白色的蒸汽混合著年糕、饅頭、豆包的香甜味道,籠罩了半個村子。
男人們則忙著清掃庭院最后一點積雪,將大紅紙寫就的春聯(lián)端端正正地貼在門楣兩旁,那濃墨寫就的“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筆法或許樸拙,卻蘊含著最真摯熱切的期盼。
孩子們穿著嶄新的或拆洗得干干凈凈的棉襖,像一群群色彩斑斕的雀鳥,在村里唯一的主路上尖叫著、追逐著,手里攥著舍不得立刻放掉的小鞭炮,偶爾有一個膽大的點燃扔出去,
“啪”一聲脆響,便能引來一片羨慕的歡呼和更大的笑鬧聲。
黎九陽的小院也早已被打掃得一塵不染。竹籬笆上落著的雪被小心地保留著,襯得那抹貼在柴門上的鮮紅春聯(lián)愈發(fā)醒目。
上聯(lián)是“竹籬抱樸守清趣”,下聯(lián)是“書聲伴雪兆豐年”,橫批“世安家睦”,字是黎九陽親手所書,帶著幾分飄逸俊秀,引得路過的村民紛紛駐足夸贊。
林東來換上了一身王大娘熬夜給他趕制出來的新棉襖,深藍色的布料,襯得他小臉愈發(fā)精神。
他正嚴格按照黎九陽前幾日教的禮儀,將一小碗熬得粘稠的米粥、幾片臘肉和一碟炸得金黃的豆腐丸子,恭敬地擺在院子角落一個臨時搭起的小小祭臺上,那是黎九陽為紀念他逝去的父母而設。
少年神情莊重,一絲不茍,默默禱祝著,眼神里有思念,但更多的是一種被眼前溫暖生活撫平后的寧靜。
黎九陽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踏實感。
他不再是這個世界的旁觀者或暫居者,他的根,已經(jīng)深深地扎進了這片土地,扎進了這竹籬圍起的小院,扎進了這群質(zhì)樸善良的人們中間。
他就是山村的黎九陽,這里的先生,東來的長輩,村民們認可的鄰居和先生。
早飯過后,便是村里一年中最隆重的集體活動——祭祖。
祠堂就在村子中央,是一間比黎九陽的學堂還要大些的老屋。平日里肅穆安靜的祠堂今日門戶大開,里面燭火通明,香煙繚繞。
以老村長為首,全村男?。o論老少)都穿戴整齊,神情肅穆地聚集在祠堂前的空地上。婦女們則圍在外面,低聲交談著,臉上也帶著莊重的神色。
黎九陽作為村里唯一的先生,備受敬重,被老村長特意叫到了前排。
他看著供桌上擺滿了各家湊出來的最好的祭品——整豬頭、全雞、全魚、堆成塔狀的饅頭、各式果品……琳瑯滿目,極其豐盛。
張獵戶作為村里最勇武的獵人,被推舉為主祭人。他洗凈了手臉,換上最體面的衣服,帶領著眾人,按照古老的儀式,上香、叩首、奠酒、誦讀禱文。
那禱文用的是拗口的古調(diào),內(nèi)容無非是祈求祖宗保佑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人畜平安、山村安寧。
低沉而虔誠的禱祝聲在冬日清冷的空氣中回蕩,帶著一種穿越時空的厚重力量。
黎九陽雖非此地原住民,無法完全共鳴于他們對特定祖先的追思,但他卻能深切地感受到這種儀式背后所蘊含的、對土地的敬畏,對傳統(tǒng)的堅守,對族群延續(xù)的渴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共同祈愿。
他學著村民的樣子,恭敬地鞠躬,心中默念的是對這片收留他的土地、對這些接納他的人們、以及對這安穩(wěn)生活的感恩。
祭祖儀式結(jié)束后,氣氛便從莊重轉(zhuǎn)向了歡快。家家開始準備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餐——年夜飯。
黎九陽的小院也成了熱鬧的中心。王大娘端來了她最拿手的紅燒肉,油亮醬紅,酥爛入味;李老漢送來了自家釀的、珍藏已久的野果酒,酸甜凜冽;張獵戶不僅提來了山雞,還貢獻了一大塊麂子肉;其他村民也紛紛送來炸丸子、燉野菌、蒸咸魚……小小的木桌很快就擺得滿滿當當,香氣撲鼻,令人食指大動。
黎九陽也沒閑著,他用那袋精白面,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搟出了薄如蟬翼的面皮,調(diào)好了餡料,教著林東來和后來跑過來看熱鬧的孩子們一起包餃子。
雖然包出來的餃子形狀各異,有的甚至咧開了嘴,但過程中充滿了歡聲笑語。當?shù)谝诲亪A滾滾的餃子在沸騰的水花中翻滾起來時,孩子們都發(fā)出了興奮的驚呼。
夜幕降臨,山村卻沒有被黑暗吞噬,反而被點點燈火裝點得如同落入凡間的星河。
家家戶戶窗欞都透出溫暖的光芒,門上懸掛的紅燈籠在寒風中輕輕搖曳,投下團團暖光。黎九陽在院子里也掛起了燈籠,和林東來一起將豐盛的年菜擺上桌。
沒有精致的餐具,沒有繁復的禮節(jié),大家圍桌而坐,笑聲、勸菜聲、咀嚼聲、夸獎廚藝的聲音響成一片,熱鬧而真實。
孩子們吃得滿嘴流油,眼睛卻還盯著桌上的美食。大人們喝著醇厚的野果酒,臉上泛著紅光,聊著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打算,語氣中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
黎九陽被這濃烈的幸福感包圍著,心中那份歸屬感達到了頂點。他笑著,吃著,喝著,聽著,仿佛自己生來就屬于這里。
飯后,便是守歲。大家聚在黎九陽燒得暖烘烘的屋子里,男人們喝著茶閑聊,女人們做著針線,孩子們則圍在黎九陽身邊,吵著要聽故事。
黎九陽便挑了些節(jié)慶相關(guān)的典故和趣聞,稍稍改編,娓娓道來。孩子們聽得入了迷,大人們也時不時被逗笑。
子時將近,爆竹聲開始零星響起,繼而越來越密,最終匯成一片震耳欲聾的轟鳴!整個山村都仿佛在這聲浪中沸騰了起來!
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點燃早就準備好的爆竹和煙花(雖然只是最簡單的“竄天猴”和“地老鼠”),用這最響亮的方式驅(qū)趕邪祟,迎接新歲的到來。
黎九陽也帶著林東來,在院中點響了一掛長長的紅鞭炮。
噼里啪啦的炸響聲中,火光閃爍,硝煙彌漫,映照著每個人歡喜的笑臉。林東來捂著耳朵,眼睛卻亮得驚人,看著漫天飛舞的紅紙屑,臉上是前所未有的燦爛笑容。
在這極致的喧鬧和歡騰達到頂點的時刻,黎九陽的心卻忽然陷入了一種奇異的寧靜。
他抬頭望向深邃的、被煙火短暫照亮的夜空,感受著周身無比真實、無比熾熱的生活氣息,感受著自己與這片土地、這些人之間深刻的聯(lián)結(jié)。
一種明悟,如同破開黑暗的晨光,驟然照亮了他的心田。
他于此地扎根,心安處即是吾鄉(xiāng)。過往已成云煙,未來就在腳下。
他的道,不在縹緲的九天,不在險惡的江湖,就在這煙火人間,就在這守護與傳承之中。教書育人是道,春種秋收是道,強健體魄、守護一方安寧亦是道!
一念通達,萬慮俱消!
體內(nèi)那絲原本溫順流轉(zhuǎn)的紫氣,仿佛感受到了他心境的蛻變與升華,驟然間變得無比活潑、無比雀躍!
它不再需要刻意引導,自行沿著某種玄奧的軌跡瘋狂運轉(zhuǎn)起來,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凝練!
周圍天地間,那除夕夜特有的、混合著萬家煙火氣、人間愿力、以及新舊交替時勃發(fā)天地生機的特殊能量,仿佛受到了無形的吸引,絲絲縷縷,跨越空間,百川入海般涌入他的體內(nèi),被那高速運轉(zhuǎn)的紫氣貪婪地吞噬、煉化!
瓶頸在這一刻轟然洞開!
他只覺得渾身輕輕一震,仿佛某種無形的枷鎖被徹底打破。
四肢百骸說不出的舒暢通透,五感瞬間變得敏銳了數(shù)倍,能清晰地聽到遠處雪落竹梢的微響,能分辨出空氣中無數(shù)種混合的氣味,目光所及,黑暗中事物的輪廓也清晰了許多。
體內(nèi)那絲紫氣壯大了何止一倍,變得愈發(fā)凝實、精純,宛如一道溫暖的、流動的紫色陽光,在經(jīng)脈中歡快地奔騰流轉(zhuǎn),每一次循環(huán),都帶來強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力量感!
煉氣期!水到渠成!
而且,得益于這除夕夜的特殊環(huán)境和他自身心境的圓滿突破,以及近半年來對那朝陽紫氣與寒夜清氣的感悟,這初入煉氣的基礎,打得無比牢固,真氣也帶著一種中正平和、卻又蘊藏無限生機的獨特韻味。
周圍的喧鬧聲仿佛隔了一層水幕,他沉浸在突破的喜悅和對自己道路的清晰認知中。
待到爆竹聲漸漸稀疏,村民們互相道著“新年好”,各自帶著滿足的笑容回家繼續(xù)守歲時,黎九陽才緩緩回過神來。
他拉著依舊興奮的林東來回到屋內(nèi),關(guān)上房門,隔絕了外面的寒氣。
看著跳躍的燈花,他心有所感,對林東來溫言道:“東來,今日先生心有所悟,于修煉一途略有進益。我所修習的吐納法門,源于朝陽紫氣,合于天地生機,中正平和,善養(yǎng)萬物。
今日便為其正名,曰——‘紫陽功’。取其如朝陽初升,紫氣東來,澤被萬物,生生不息之意。此法不主殺伐,但求強身健體,固本培元,開啟智慧,守護一方。你,可愿隨我修行此功?”
林東來雖然對修煉境界不甚了了,但他能感覺到先生身上似乎發(fā)生了什么奇妙的變化,氣息更加淵深寧靜,眼神更加明亮通透,而且將這重要的功法告訴自己,心中頓時涌起巨大的激動和責任感,他立刻挺直腰板,
鄭重跪下:“先生,東來愿意!定勤修不輟,不負先生所授!”
黎九陽欣慰地將他扶起:“好,不必行此大禮。修行之路,貴在堅持,重在修心。日后,我自會慢慢教你。
今日除夕,守歲亦是一種修行,守的是時光,更是心意?!?/p>
屋外,零星的爆竹聲仍不時響起,預示著新的一年已經(jīng)到來。
屋內(nèi),燈火可親,一師一徒,一教一學,于這萬象更新的時刻,奠定了未來道途的基石。
紫陽功之名,于此除夕夜,在這僻靜山村的小小竹籬院內(nèi),悄然誕生。
黎九陽心境圓滿,修為突破,看著窗外依舊閃爍的燈火,聽著遠處傳來的隱約笑語,只覺人生圓滿,莫過于此。
他徹底成為了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并找到了自己獨一無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