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者盤旋于李耳左右,最終——
一張半黑半白、陰陽交融的太極圖,轟然懸于其頭頂。
浩瀚恐怖的氣息縈繞交織,仿佛要將他推向更高境界。
“合一!”
太極圖、拐杖、太清之氣所過之處,似要將李耳推至巔峰!
“證道!證道!證道!”
剎那間!
李耳猛然察覺,籠罩周身的那道洪荒天地枷鎖——
“咔嚓”碎裂!
如同晶瑩剔透的琉璃,驟然崩裂四散。
轟?。?/p>
當(dāng)李耳睜開雙眼之時。
一股令女媧都為之一震的磅礴威勢,自其體內(nèi)噴涌而出。
李耳!
斬卻三尸終證道,超凡入圣。
第十八章 太上唯我,不立人教!
圣境已成!
太極圖垂落,宛如混元大道,托舉李耳直上九霄。
圣人!
突破準圣桎梏后,天地景象煥然一新。
只見李耳元神深處,那道因未刻意參悟、亦未立教而沉寂已久的鴻蒙紫氣,驟然化作流光,與元神交融一體。
相較于女媧鴻蒙紫氣的靈動主導(dǎo)。
李耳的情況截然不同。
其鴻蒙紫氣因難以占據(jù)主動,只能隨元神牽引而動。
雖本質(zhì)皆為與元神相合,共破天地束縛,超脫洪荒世界。
但細究之下,李耳的鴻蒙紫氣更為被動。
換言之!
自始至終,李耳皆憑借自身之力,斬三尸而證圣。
反觀女媧!
乃借助鴻蒙紫氣引導(dǎo),以功德證道,元神從一開始便處于被動之態(tài)。
二者相比,李耳顯然更勝一籌!
縱使天道日后欲借鴻蒙紫氣約束圣人,李耳亦可主動斬斷寄于紫氣中的元神,不受其制。
固然此法如同壯士斷腕,傷敵亦自損。
然而!
雖令李耳元神受損,卻保其獨立超然!
女媧因過度依賴鴻蒙紫氣,元神受制,紫氣主導(dǎo),終難逃脫天道束縛。
此乃二者的根本差異。
畢竟!
斬三尸證道之法,本為道祖鴻鈞所創(chuàng)。
自然為其預(yù)留余地,不似功德證道那般,完全受制于鴻蒙紫氣。
天下從無免費之宴!
若選擇捷徑,便需以自由為代價。
反之!
若全憑自身,則可得大自在。
此乃亙古不變的真理!
若論證道三法之最強,當(dāng)屬以力證道。
此法無須鴻蒙紫氣為憑依,自可超然天道之外。
以力證道,偉力歸于己身。
以無上神通 ** 諸天法則,硬撼天道桎梏,強勢登臨圣境。
天道若敢阻道,那便斬碎這方蒼穹!
如此桀驁不馴的證道方式,縱觀萬古唯有盤古大神曾有此魄力。
奈何盤古終遭大道反噬,未能真正超脫。
自那以后,這條逆天之路便成絕響。
這根本就是十死無生的絕路!
……
……
須臾之間,那雙微閉的眼眸猛然睜開。
電光火石!
李耳頓覺神識通達寰宇,天地萬物盡在掌握。
混元之境,當(dāng)真奧妙無窮。
此刻他方知,為何圣人視蒼生為芻狗。
這份主宰萬物的至尊權(quán)能,正是天道賜予圣人的至高榮耀。
轉(zhuǎn)瞬!
浩蕩道韻震蕩洪荒:
"混沌初開分兩儀,凡胎蛻盡見真性!"
"清凈無為合大道,太初玄門我為尊!"
至此!
李耳打破桎梏,成就混元圣位。
頃刻間,洪荒震動異象迭起。
太極圖獵獵作響!
化作璀璨虹橋貫穿天地,接引天道偉力,自三十三重天垂落人間。
但見金橋霞光萬丈,瓊花飛舞,金蓮噴涌。
浩瀚道則凝成光雨灑向八荒,恰似銀河傾瀉。
繼而!
洪荒各處仙音繚繞,初如幽澗鳴泉,頃刻化作黃鐘大呂。
圣尊臨世,萬法來朝!
紫霄宮中!
女媧等諸圣齊齊施禮:
"恭賀太清道友得證混元!"
眾圣心知,從此刻起,李耳必將統(tǒng)御玄門,俯瞰洪荒。
縱是同門師兄弟,亦需執(zhí)弟子禮!
故而!
無論各自心懷何種盤算,此刻禮數(shù)不容有失。
唯獨高居云端的鴻鈞道祖!
面色雖古井無波,道心早已掀起驚濤。
他苦心布局,設(shè)下三重考驗。
卻終究未能攔住李耳逆天改命。
最可恨者,此人竟當(dāng)眾斬斷人教因果,另辟三尸證道之路,將天道威嚴踐踏腳下......
放肆!簡直放肆!
然而事實擺在眼前!
李耳!
確有放肆的底氣。
(此處移除求票語句及章節(jié)預(yù)告)
原來!
李耳敢與天道爭鋒,只因他早勘破本心所求。
借助功德成圣?
沾染女媧因果,僅分得人族微末氣運,縱使日后借敕封三皇五帝之機謀取氣運。
終究難逃鴻蒙紫氣束縛,永為天道傀儡。
縱使未來超凡入圣!
亦會因鴻蒙紫氣受制于天道,淪為天道傀儡。
更何況!
封神量劫里,教派傾軋與手足相殘,為償還女媧恩情,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李耳若未失智,怎會權(quán)衡不出得失。
決意創(chuàng)立人教。
相反!
斬卻三尸成圣!
李耳未染半分因果,以本我元神駕馭鴻蒙紫氣,搶占先機……
最大限度維系超然之姿!
來日既無封神殺劫困擾,更免教派爭端煩憂。
腳踏實地,步步為營!
二者懸殊至此。
足令李耳明辨是非,果斷抗命逆天。
所謂天道?
李耳何需忌憚?既證混元,天道安敢誅滅圣軀?
需知!
玄門過半氣運盡歸李耳執(zhí)掌。
他懼從何來?
況李耳乃盤古元神顯化,生來背負浩瀚氣運、無量功德,天道安能輕舉妄動?
當(dāng)知!
對于盤古元神衍化的三清,天道素來極力交好。
敕令鴻鈞收徒,賜下圣位!
即為鐵證。
若天道當(dāng)真能 ** 三清,何須苦心招撫?另擇新圣豈非省力?
究其根源,唯因三清即盤古元神,而洪荒乃盤古所開。
三清與洪荒的淵源,深至天道亦不敢輕易斬斷!
故而!
逆天而行,李耳有何遲疑?
……
"諸位道友無需多禮。
"
李耳環(huán)視恭賀群仙,神色淡然。
"貧道不過早登彼岸而已!"
倏爾!
感知鴻鈞心緒震蕩,李耳眸中陰陽輪轉(zhuǎn)。
"此乃貧道抉擇!"
"亦可視作對天道第三問的回應(yīng)!"
聞聽此言!
天道鴻鈞終是面色微凝,額間顯皺。
眸光如淵注視李耳,緩聲道:
"汝當(dāng)明了,此非良策。
"
"而汝......"
鴻鈞雙目似含寰宇生滅,萬象輪轉(zhuǎn):
"或?qū)榻袢諞Q斷追悔!"
"只怕要讓天道失望了......"
李耳拂袖輕笑:"吾道既定,九死不悔!"
【叮!宿主完美達成拒立人教、斬三尸成圣任務(wù),獎勵發(fā)放完畢!】
"盤古真?zhèn)鳎?
感知識海驟現(xiàn)的兩道神通烙印,李耳道心熾燃,喜意難抑。
系統(tǒng)所予獎勵無需參悟,須臾便達圓滿之境。
果然!
恰如系統(tǒng)所示,作為盤古傳承核心——
"一氣化三清"大神通,此刻已盡歸李耳掌握。
轉(zhuǎn)瞬之間!
其周身道韻層層暴漲,威壓撼動寰宇。
"嗯?!"
察覺到李耳氣機驟變,鴻鈞的神情瞬間凝結(jié),如同窺見了打敗常理的異象。
"怎會這樣?"
"老子體內(nèi)怎會涌現(xiàn)盤古之息?"
"該死的盤古遺澤!只要不周山不倒,這撐天支柱便永鎮(zhèn)天地..."
"終有一日,吾必蕩盡盤古殘存的一切印記!"
...
轉(zhuǎn)眼間,鴻鈞已收斂眼中的波動,面容恢復(fù)漠然。
方才險些抑制不住威壓,但那閃現(xiàn)的盤古烙印令他止步。
威壓悄然消散。
鴻鈞不再與李耳周旋,轉(zhuǎn)而看向尚未證道的元始、通天、接引與準提。
"老子已然成圣,爾等可有領(lǐng)悟?"
四人聽罷,臉色頓時僵住。
哪來感悟?
李耳斬三尸成圣的法門他們早已嘗試,全無頭緒。
但如此言辭——
縱有萬般不甘,亦不敢對鴻鈞吐露分毫。
"吾等愧對道祖!"
"女媧,你來指明他們的成圣之機。
"
突然被鴻鈞點名,女媧先是一愣,繼而意味深長地掃了李耳一眼。
她心知自己成了遷怒的靶子。
但不同于李耳的泰然,她終究無法違逆天道意志。
沉默許久,女媧終是輕嘆:
"立教。
"
"他們四人道脈氣運不足,唯有借立教功德為引,方能順勢證道。
"
當(dāng)"立教"二字傳入元始、通天等人耳中,頓時在他們心海掀起狂瀾,神色也隨之微妙起來。
他們并非愚鈍之輩,否則也不配位列天道圣人候選。
雖未成圣,無法如圣人般洞悉萬物,但推演判斷之能尚在。
女媧話音剛落,元始、通天、接引、準提的思緒便如電光疾轉(zhuǎn),過往關(guān)于證道的種種困惑,此刻驟然明朗。
為何始終尋不到證道契機?為何總覺得今日紫霄宮之會暗藏玄機卻又不得要領(lǐng)?諸多疑問交織,最終都指向"立教"二字!
此刻他們方悟,先前鴻鈞三問與李耳打的機鋒到底為何。
隱約間,他們察覺李耳不愿立教,與今日紫霄宮之會大有牽連。
若猜測屬實,那么鴻鈞今日之舉——先對李耳三問,再令女媧點破天機,實因李耳本可立教卻選擇放棄,方才有了那些對談。
所謂"非最優(yōu)之選",所謂"必將后悔",如今想來皆含深意。
他們這才恍然,李耳當(dāng)初與女媧論及人族時,恐怕早有以人族立教之念。
雖對人族知之不深,但能讓女媧借此成圣,其潛力可見一斑。
以人族立教當(dāng)屬上策,而李耳最終棄之,必是權(quán)衡再三的決斷。
正因如此,紫霄宮今日才迎來這場證道機緣。
說實話,若是換作元始等人,面對斬三尸與功德證道,恐怕也會做出同樣選擇。
但知道真相后,心中難免意難平。
事關(guān)成圣之路,誰能輕易放下?
"唉——"元始、通天、接引、準提四人齊齊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