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隔條馬路的名校:擁堵的校門與8萬一平的學區(qū)房
?
周四上午沒課,林小滿按照周校長的安排,去建平實驗小學考察“共享教學資源”的情況。建平實驗小學在三橋小學的馬路對面,隔著一條金橋路。從三橋小學出發(fā),步行只要十分鐘,可兩個學校的景象,卻像是兩個世界。
?
林小滿走到金橋路路口,就看見建平實驗小學的校門口擠滿了人。接送孩子的汽車排了很長的隊,有寶馬、奔馳、奧迪,還有一些林小滿叫不上名字的豪車。家長們穿著光鮮,有的手里拿著平板電腦,有的在打電話,討論著“補習班”“學區(qū)房”“奧數(shù)比賽”。門口的保安穿著整齊的制服,拿著對講機,維持著秩序。
?
和三橋小學的冷清相比,這里簡直是“人山人?!?。林小滿站在馬路對面,看了很久,才穿過人群,走進學校。校門口的公告欄上,貼著“2025年一年級招生名單”,足足有10張紙,每張紙上都寫滿了名字,至少有300個學生。旁邊還貼著“本學期社團活動安排”,有書法社、繪畫社、舞蹈社、圍棋社、機器人社等20多個社團,每個社團的報名人數(shù)都超過了50人。
?
“林老師,你來了,快請進?!苯ㄆ綄嶒炐W的張校長親自出來迎接她。張校長穿著西裝,戴著眼鏡,看起來很干練?!拔覀円呀洔蕚浜昧耍瑤闳タ纯次覀兊恼n堂和社團活動?!?/p>
?
林小滿跟著張校長走進教學樓,走廊里滿是學生的笑聲和腳步聲。每個教室都擠滿了學生,至少有40人。她走進一間三年級的語文課教室,老師正在講《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堂上很熱鬧,學生們搶著舉手回答問題,有的還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老師時不時地提問、引導,整個課堂氛圍非?;钴S。
?
“我們每個班都是45個學生,按照教育局的標準配置,”張校長介紹說,“雖然學生多,但我們有一套成熟的教學方法,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比如分組討論、小組展示、課堂競賽等,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p>
?
林小滿看著課堂上的學生,他們眼里閃爍著光芒,充滿了自信和活力。她想起自己班上的5個學生,他們雖然也很認真,但總是缺乏這種“競爭的氛圍”。她突然明白,家長們?yōu)槭裁磳幵富ǜ邇r買學區(qū)房,也要把孩子送進名校——這里不僅有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還有濃厚的學習氛圍和豐富的社交環(huán)境。
?
接著,張校長帶林小滿去了學校的社團活動中心。機器人社的學生正在組裝機器人,他們分工合作,有的設計圖紙,有的組裝零件,有的調試程序,臉上滿是專注和興奮。舞蹈社的學生正在排練舞蹈,她們穿著統(tǒng)一的舞蹈服,動作整齊劃一,舞姿優(yōu)美。圍棋社的學生正在下棋,他們坐在棋盤前,認真思考每一步棋,時不時地和對手交流。
?
“我們的社團活動都是由專業(yè)的老師指導,有的還聘請了校外的專家,”張校長說,“比如機器人社的指導老師,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博士;舞蹈社的指導老師,是上海歌舞團的退休演員。我們希望通過豐富的社團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綜合素質?!?/p>
?
林小滿看著眼前的一切,心里既羨慕又有些失落。三橋小學以前也有社團活動,可因為生源少,現(xiàn)在大多都停辦了。她想起周校長說的“共享教學資源”,要是能讓三橋小學的孩子也參與到這些社團活動中來,他們一定會很開心。
?
離開建平實驗小學的時候,校門口還是很擁堵。林小滿看見一位家長正在和保安爭論,說“我家孩子的學區(qū)房是8萬一平買的,為什么不能提前進學校?”保安耐心地解釋說“學校有規(guī)定,必須按時間進?!?。
?
林小滿走出校門,看見馬路對面的金茂華庭,樓頂上掛著“學區(qū)房熱銷中”的廣告牌。她想起之前去金茂華庭物業(yè)了解到的情況,這里的房價已經漲到了8萬一平,而且大多是“學區(qū)房”,買這里的房子,就能讓孩子上建平實驗小學。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上名校,不惜花高價買這里的房子,甚至不惜借錢、貸款。
?
她突然想起李芳說的話:“現(xiàn)在的教育環(huán)境不一樣了,家長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笔前?,在“名校效應”和“學區(qū)房熱”的影響下,像三橋小學這樣的普通學校,想要吸引生源,真的太難了。
?
走回三橋小學的路上,林小滿看見陳建國老師正在校門口打掃衛(wèi)生。他拿著掃帚,慢慢地掃著地上的落葉,動作很輕,像是怕驚擾了什么。林小滿走過去,幫他一起掃。
?
“怎么樣,建平實驗小學那邊還好吧?”陳建國問。
?
“很好,學生很多,社團活動也很豐富,”林小滿說,“張校長說,下周就能開始試點,讓咱們的孩子去那邊上體育課和音樂課。”
?
陳建國點了點頭:“好,好,只要對孩子好,就行?!?/p>
?
林小滿看著陳建國的側臉,他的頭發(fā)已經白了大半,額頭上有很深的皺紋。她想起1998年,陳老師帶著他們在操場上跑步,聲音洪亮,充滿了活力。現(xiàn)在,他雖然老了,但還是守著這所學校,守著這里的孩子。
?
“陳老師,您放心,我們會讓三橋小學越來越好的,”林小滿說,“就算生源少,我們也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
陳建國笑了,眼里閃著光:“好,老師相信你。咱們三橋小學的孩子,不比任何學校的孩子差。”
?
陽光照在他們身上,溫暖而柔和。林小滿看著校門口的老梧桐樹,樹葉在風中輕輕搖晃,像是在為他們加油鼓勁。她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只要有陳老師、周校長這樣的人在,有像王桂蘭這樣的家長支持,三橋小學就不會倒下。